1. 首页
  2. 新闻资讯
  3. 行业资讯
  4. 内容

打造绿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日期:2018-01-05 人气:3348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生态环保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打造“绿色制度、绿色创新、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市场”五大新动能,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其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生态环保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打造“绿色制度、绿色创新、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市场”五大新动能,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一,加大环境治理体制改革力度,增强绿色制度新动能。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核心是形成内生动力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法规制度的建立完善,形成绿色发展的执政观、政绩观和实践观,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和企业切实履行环保职责。

  严格落实地方党政环保责任。继续实施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推动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严格压实地方党政环保责任。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建立和落实党政领导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发挥好领导干部评价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严格落实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加大落后产能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建立企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提高产业环境准入门槛。根据“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要求确定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济政策、建设项目等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实施严格的产业环境准入制度。

  完善环境标准规范体系。针对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高风险行业以及部分重污染区域、流域,制定并严格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资源能源消耗标准和清洁生产水平规范,通过标准规范倒逼企业生产方式绿色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第二,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增强绿色创新新动能。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资源环境挑战日益加剧,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进行转换,绿色技术创新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转型新动力。

  推动国家创新战略绿色转变。深入实施绿色发展的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把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根本要求,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的资本、人才等资源投入,加大国家绿色技术创新改革力度。

  加强制造业绿色技术研发。推进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加快源头预防生产技术与工艺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绿色“中国制造2025”。加快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广。扶植培育再设计和在役再制造绿色新兴服务型产业。

  积极探索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建立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低碳节约的绿色产业链创新工程。不断探索“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与绿色发展结合的新模式、新业态。

  第三,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增强绿色经济新动能。

  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重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资源循环低碳产业、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的各项投资等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推动实施国家绿色产业重大工程。结合“十三五”规划重点领域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等重大区域战略布局,制定和实施清洁能源、空气质量改善、水系统治理、土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与修复、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智慧环保等重大工程,以绿色大投入带动产业大发展。

  推进环保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强环境第三方治理、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PPP制度体系的引导、培育和支持。探索水价、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税费标准改革,提升环保产业盈利能力。鼓励发展环保技术咨询、系统设计、运营管理等专业化服务。严格规范市场,建立环境服务企业绩效考核机制和诚信机制。

  实施绿色产业“走出去”战略。借助“一带一路”、援建项目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输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服务,引导企业对外绿色投资行为。搭建国内外环境技术、市场、政策、法规、标准等公共服务平台,为节能环保产业走出国门服务。

  第四,引导消费模式转型,增强绿色消费新动能。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能忽视文化这个根本和居民消费这个领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通过构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全民绿色消费行动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构建绿色消费全民行动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生态文明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和干部培训体系,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进社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消费革命,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推进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建设,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岗位创建等形式,引领消费方式绿色化,营造有利于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社会舆论氛围。

  推动绿色采购制度。完善绿色采购相关法规政策,推动绿色产品供给,制定重点产品绿色生产技术政策,打造绿色商品供应链,建设绿色产品流通服务体系,鼓励非政府机构、企业实行绿色采购。

  完善绿色消费政策。积极推进环保“领跑者”制度,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完善财税制度,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探索制定统一的绿色标识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

  第五,完善经济激励机制,增强绿色市场新动能。

  完善市场机制与政策,培育有效的市场主体,对扩大环境治理有效供给、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推动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实施排污费改税,推动环境保护税、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的完善。推动实施火力发电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垃圾焚烧发电、煤改气、煤改电等补贴政策的改革,加大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等价格改革力度。

  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优化调整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向,支持环境质量优先改善区域、重点生态保护区和重点领域环保先进技术研发及示范推广。依法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对生产和使用先进环保设备的企业实施减免税、低息贷款、折旧优惠等鼓励政策。

  加快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鼓励各类投资进入环保市场。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联合设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研究建立国家生态银行或者绿色发展银行,加强绿色证券、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相关内容